特种有机胺需求将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该市场将达到9.8亿美元,约占到有机胺市场29%的份额,主要将受益于塑料加工产业复苏、在天然气处理市场替代其它有机胺产品,以及在包括风机叶片环氧树脂固化剂等在内的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
俄方向中方转交了中国国家节能中心与俄相关公司的谅解备忘录草案,双方有关企业和机构拟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15次会议期间签署相关文件。天然气领域:两国能源谈判代表在会晤后签署了《2009年6月24日天然气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议定书》。
双方指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准备实施对华供应天然气的西线和东线项目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磋商相应的企业间文件。双方的能源合作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考虑和照顾彼此关切,推动两国能源合作向更宽、更广、更深发展,造福于两国人民。双方有关企业力争在2011年6月10日前,按照预付款与天然气价格相关联的原则就天然气购销合同达成一致,准备出可以签署的相关文件。双方强调,利用铁路向中方出口煤炭和通过中国境内铁路运输煤炭是快速发展两国煤炭领域合作的重要条件。双方将以积极的态度拓展和深化两国能源合作。
双方决定实施2010年9月27日煤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议定书所确定的合作项目,未来5年俄每年向中国出口煤炭1500万吨,此后在积极协调解决运力问题的基础上,力争将出口量提高至每年2000万吨。石油领域:2011年1月1日斯科沃罗季诺 漠河的中俄原油管道成功运营,双方愿继续努力,保障该管道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营。在国际法上,这种行为就是行使主权的表示。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先民在南海就已经有了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最近,越南无端指责中国海监船干扰越方油气勘探活动,侵犯越方主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当时,周围的国家没有提过异议。
2005年3月,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的3家石油公司又在马尼拉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历史证明,渲染争端,激化矛盾,甚至有意将争端国际化,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
有关国家应停止导致南海争议扩大化和复杂化的单方面行动,不再发表与事实不符和不负责任的言论。而中方所持,正是这样的态度。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一方面表明中国愿意同东盟永做好邻居、好伙伴,面向未来,共谋发展。但在这一报告提出后,南海周边国家却纷纷提出对南海岛屿的主权要求,并采取行动占领岛屿,如此才发生了与中国的领土争端。
在中国与有关方面努力下,2004年11月中菲签署了在双方争议地区共同勘探油气资源的协议。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仍本着和平友好、照顾大局的原则,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期望通过和平谈判、共同开发的方式,与有关国家解决南海争端。1958年,中国政府发表领海声明时曾明确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对此,时任越南总理范文同表示赞同。南海问题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需要各方拿出诚意与耐心,以合作的姿态、通过沟通和协商妥善处理。
在1968年联合国有关资源机构发表南海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报告之前,南海的形势可以说非常平静,有关国家也承认南海主权属于中国。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有关各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方宣称:在全面和永久解决争议之前,有关各方可探讨或开展合作。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持的这种态度,完全是顾全大局的磊落之举。这些渲染争端、激化矛盾的做法,无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
这种争端必须由当事双方通过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所以中国坚决反对与南海问题无关的国家插手南海争议,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这些既是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的有益实践,也是落实中国与东盟《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重要举措。中国作为涉及南海争端各方中的大国,采取克制态度提出上述主张,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既是为了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也是为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南海争端已成为战略伙伴之间的争端。在这种就南海争端沟通与协商的氛围下,1999年至2000年间,中国与包括越南和菲律宾在内的所有东盟成员国分别签署了面向21世纪的双边关系框架文件。此后,中国又强调要使南海成为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这些既是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的有益实践,也是落实中国与东盟《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重要举措。而中方所持,正是这样的态度。
另据外电报道,越南于6月13日夜间在其宣称拥有主权的专属经济区的汉翁岛附近南海海域举行实弹演习。在国际法上,这种行为就是行使主权的表示。
明代也将南海纳入行政管辖,派官员去巡视。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开发了南海岛屿礁滩,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对相关海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很显然,南海争端的发生缘于有关国家觊觎那里的油气资源。在中国与有关方面努力下,2004年11月中菲签署了在双方争议地区共同勘探油气资源的协议。只有拿出诚意和耐心,通过直接协商谈判,才能寻找妥善解决有关争议的办法,使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最近,越南无端指责中国海监船干扰越方油气勘探活动,侵犯越方主权。
有关国家应停止导致南海争议扩大化和复杂化的单方面行动,不再发表与事实不符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历史证明,渲染争端,激化矛盾,甚至有意将争端国际化,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持的这种态度,完全是顾全大局的磊落之举。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先民在南海就已经有了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
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一方面表明中国愿意同东盟永做好邻居、好伙伴,面向未来,共谋发展。2005年3月,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的3家石油公司又在马尼拉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
2003年10月,中国作为东南亚区外大国第一个正式加入了东盟的政治条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同时双方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南海问题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需要各方拿出诚意与耐心,以合作的姿态、通过沟通和协商妥善处理。中国作为涉及南海争端各方中的大国,采取克制态度提出上述主张,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既是为了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也是为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有关各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方宣称:在全面和永久解决争议之前,有关各方可探讨或开展合作。
这种争端必须由当事双方通过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所以中国坚决反对与南海问题无关的国家插手南海争议,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在1968年联合国有关资源机构发表南海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报告之前,南海的形势可以说非常平静,有关国家也承认南海主权属于中国。
这些渲染争端、激化矛盾的做法,无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此后,中国又强调要使南海成为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南海诸岛在唐代已列入中国的版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